顶点小说 > 印象宜昌 > 清明节赶堆子(2)

清明节赶堆子(2)


清明节赶堆子(2)

        湖北宜昌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自古以来就有水道东连荆汉,西通巴蜀;陆路南接三湘,北往陕豫。原称“夷陵”,也就是靠近蛮荒之地。这一点从北宋曾在此任过县令的欧阳修笔下便可得知:这个地方“地僻而贫,故夷陵为下县,而峡为小州。”“州居无郭郛,通衢不能容车马,市无百货之列,而鲍鱼之肆不可入,虽邦君之过市,必常下乘,掩鼻以疾趋。”

        虽然从明代洪武十二年(1379年)就有了“城垣高二丈二尺,周围八百六十三丈,城墙垛口三千九百零三垛”的城墙,可直到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清朝彝陵(注:清时为避讳,将“夷”改“彝”)左营游击(从三品)张琦用政府拨款对这座城池进行修葺,才开始有了可以关闭的城门,从不设防变成了真正意义的城池。

        宜昌的最初发展是由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建都南京,淮盐不能上运湘鄂,清廷饬令川盐济楚,宜昌成了长江上重要的过载码头;清光绪二年(1876年)对外开埠,宜昌成了进入四川的桥头堡;然后是民国十一年(1922年)“沿清末旧例,不设征税机关,由商会成立济宜公司代收烟税,正税上交北洋政府,地方收取附加捐”。云贵川的“土药”(鸦片)均从宜昌通过,宜昌成了那种毒品的集散地,那就是史称宜昌“第一次黄金时代”的畸形发展。

        宜昌真正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先是有众多的“三线建设”项目落户宜昌,极大地加强了宜昌的经济实力;再就是“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工程和“高峡出平湖”的三峡工程陆续动工,不仅使宜昌摆脱了单纯做为渝东鄂西物质运输重要转口港的形象,也为宜昌的全面发展张开了翱翔九天腾飞的翅膀。而旅游宣传语也从五彩缤纷的“金色三峡,银色大坝,绿色宜昌”变成了更有自信、表现实力的“宜人之城,昌盛之地。”

        正因为历史上的宜昌不仅处于长江的上中游交界处,码头众多、船工、纤夫数以万计,还有各地纷至沓来的商贩,人口流动性很大;除了“湖广填四川”,还有抗战时的全民逃难;除了解放初期的南下干部,还有支援三线建设的人口迁入,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外来工的进城,宜昌的人口成分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加上宜昌自古就是靠近蛮荒之地,周边本来就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多方面因素汇集在一起,就使得宜昌民俗不仅具有浓厚的楚、巴遗风和汉、土色彩,还具有来自各地的多元性和起源于本地的特殊性。尤其是“清明节,赶堆子”的习俗更能体现这一点。


  (https://www.2mcnxs.com/html/book/59029/59029129/32314011.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2mcnxs.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2mc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