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印象宜昌 > 鸦鹊岭与宜昌丝竹(3)

鸦鹊岭与宜昌丝竹(3)


鸦鹊岭与宜昌丝竹(3)

        宜昌的得名于“宜于昌盛”,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风水似乎不太好,所以前有风水鼻祖郭璞从中州运土在城中垒起尔雅台,试图改变这座城市五行缺土的状态;又嫌江南对面的那座金字塔似的磨基山上裸露的那片山岩像一面镜子似的不利江北主城区的风水,便在城西的一座山上建庙,改称为镇镜山,其意一看就明;接着又在东山上修了东山寺,也是为了以助江北之势;后又在城东青草铺(今天的杨岔路)的江边修建了天然塔,上下呼应,期待以此能以正镇邪。

        可是即便如此,宜昌的士绅百姓还是不满意,总是埋怨江南的磨基山高过江北的东山,那叫以客欺主;连外国传教士都知道,磨基山上的那面镜子是邪恶的象征,还说磨基山就是一台石磨,把宜昌人的财气和官运都磨走了。想一想似乎也有几分道理:秭归出了大名鼎鼎的屈原,兴山出了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宜都出了个连岛国人都尊敬的杨守敬,长阳也出了个极富传奇色彩的独臂将军贺炳炎,远安出了个黄帝的老婆嫘祖,五峰就更不得了,大家谁都知道从那里走出去的的某人可能会问鼎神州!

        而宜昌人最值得提名的似乎应该是明朝的“王天官”,可人家王篆的祖籍是江南点军紫阳的,算不上宜昌城区人,后来从宜昌走出去的一位省委书记也是江陵人。真正拿得出手、摆得上台面、为世人所熟知的无疑就是那个因为在2005年央视春晚上以一场名为《千手观音》的集体舞蹈的领舞而从此声名大噪的邰丽华,人家是公认的中国最著名的听障舞蹈家,美中不足的就是毕竟有些先天残疾。

        史料记载,明朝崇祯末年,大学士文安之认为位于青草铺的天然塔原塔的塔体低卑,塔宝狭窄,而且年久失修,愿慷慨捐资,把原来的小塔拆掉,建一座高大宏伟的宝塔,得到各界的积极响应。可是就在一切准备就绪,即将动工兴建之时,先是明朝轰然倒地,再就是李自成兵败,清兵骥临宜昌外围,文安之无奈只好将建塔事宜停止,急离宜昌从事反清复明活动,未能实现修建巨塔的愿望。直到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才由当时的士绅集资,各方积极支持,历时3年终于建成,这也就是现存的天然塔。

        这里所说的字汝止,号铁庵的大学士文安之(公元1582-1659年)就是鸦鹊岭新场(合并以前的新场乡文畈村)人,老先生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和理论家,从政多年,起起落落,最高官拜东阁大学士(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宰相)。此人《明史》有传,清同治年间刊印的《宜昌府志》存录王安之的诗20首,文《郭维藩传》1篇。时至今日,在207国道的胡家包(属于原来的文畈村地界)上,文家还有后人居住,最有名的是那个“文家大妈”的老妇人,官宦家出身,土豪家成长,有一股藐视一切、泼辣霸道的名声在外,已是近九十岁的人了,还能自己做饭洗衣。

        文安之的一生才真正算得上是个传奇人物。明朝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中的进士,官职改庶吉士(相当于准翰林),留在翰林院深造,也相当于现在的读博;三年后经考试优等,授检讨官衔。明朝末年的文官会考取进士三年学习以后再考,原二甲进士授编修(编修国史),原三甲进士授检讨(奉旨缮写),次者就改任各部主事或外放知县。虽然都仅仅只是从七品的芝麻官,可人家文检讨身在翰林院,自然也就见官高一等。

        史料记载,文安之因为“忤魏忠贤,被削籍。”魏公公的大名和东厂的恐怖世人皆知,怪只怪文检讨在官场上跟错了人、排错了队。直到明崇祯(公元1628-1644年)间重新复用,任南京国子监祭酒(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官职从四品),可是不知为什么又被内阁一位叫薛国观的大臣所弹劾,落了个再一次革职归家。

        虽然是宦海沉浮,官运蹉跎,可“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一点众所周知。因为有钱了,所以文安之就离开自己的原籍鸦鹊岭,定居夷陵(宜昌的原名之一)城西樵湖岭,发达之后就和其他的士绅一样,在自己的原籍文畈一带大量购田置地,兴建豪宅。有人回忆说,“文家府第高门大宅,二进牌坊,武官至此下马,文官到此下轿。”到了文家鼎盛时期,那一带还建有跑马骑射的练武场,门前还有宽大驿道,“其权其势其尊其荣,自可想见。”


  (https://www.2mcnxs.com/html/book/59029/59029129/32314063.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2mcnxs.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2mcnxs.com